《微信就业影响力报告》,微信带来更多就业机会
2019年3月4日,微信、中国信通院、数字中国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《微信就业影响力报告》,展示了2018年,微信给就业带来的巨大影响力:
《微信就业影响力报告》要点提炼:
(1)2018年,由微信拉动的信息消费总额达到2402亿元,自2014年以来年均增长26%;微信带动传统消费规模达4198亿元,包括了:旅游、餐饮、购物、出行等等,同比增长达26%;
(2)2018年,微信带动就业岗位2235万个,其中,小程序成“就业大户”,带动就业182万个;
(3)2018年,微信占到总数据流量的34%;
(4)微信带来了开发、运营、销售、服务、管理等各种岗位,门槛也越来越低,重点人群得到帮扶;
(5)“智力创业时代”来临,就业更灵活了,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成了“大赢家”,第三方服务商通过微信获得了更多收入。
-
微信带来的“强就业”形势
微信作为一类创新的数字经济,能提供多种形态的产品服务,例如:微信公众平台、小程序、企业微信、微信支付等,这都需要大量人力来实现其中的内容运营、服务提供、平台建设等,因此,技术开发、产品运营、内容服务、经营管理、新媒体推广等工作岗位随之孕育而生。产生了更多的工作机会,从2014年至2018年以来,微信已连续五年带动就业,年均增长以达到约22%。
其中小程序俨然成为了2018年的“就业大户”,目前小程序所覆盖的行业以达到200多个,为市场创造了70多万个就业机会,累计创造了超过5000亿元的商业价值。
-
微信生态为创业者带来巨大前景
从2018年的统计数据来看,微信已成为支持创新创业的数据载体。2018年产生了众多以小程序、公众平台、微信第三方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初创企业。
由于微信公众平台、微信小程序、微信支付等,具有开发成本低、用户量大的特点,为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开辟了创业的空间,为更多充满活力、有创意的企业和个体提供了“舞台”。
风投机构也非常看好微信小程序的发展,截至到2018年12约14日,小程序相关的融资数量已超过130个,这让众多初创企业寻求到了商机,只要有好的项目,就有了成为独角兽的可能性。
-
灵活多样化的就业机会
根据《微信就业影响力报告》中所展示的数据显示,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平台的代表,建立了全新的智力型就业形态,提供了从商品销售、服务收费到知识付费的多样化收入,同时,还提供了更灵活的工作状态,让劳动者能够不再因为地点、时间、工作门槛等的因素而失去就业机会。微信为共享经济劳动者、退伍军人、农民工、家庭妇女、残障碍人士等群体,带来了更多可选择的就业机会。
在打造新型求职渠道方面,微信也发挥了重要作用,用户可以通过微信群、朋友圈、公众号、小程序或创业的方式求职就业,充分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。报告显示,约11%用户尝试过使用微信求职就业,其中51%用户获得了更多就业招聘信息,25%的用户成功找到工作。
在“智力创业时代”数字经济的大浪潮下,拥有了拥有了更多元的就业方式
更广泛的人群能在广阔的时空中就业
探索数字经济的无限可能